4月18日,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市級新型智庫南京政務輿情研究院聯合推出“聽語:征集市民好建議——抗疫‘金點子’”活動(點擊這里看活動詳情)。自啟動以來,關心南京的市民、網友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各類建議紛至沓來。截至4月19日18:00,“聽語”欄目已收到各類有效建議近2000條。
眾多市民朋友在留言中表示:“很高興有這樣的平臺,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愿和想法”“感謝我所熱愛的南京”“我愿意出一份力幫助我們的城市”……建議提報者,既有退休老黨員、公務人員、社區一線工作者、企業管理人員、高校大學生,也有專家、學者、專業技術人員等。他們從各自的生活、工作角度,圍繞疫情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社會治理各個角度發表建議,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金點子”。
今起,主辦方將陸續公布部分市民好建議——“抗疫”金點子,也邀請更多熱愛南京的市民、網友積極參與,群策群力、貢獻智慧。
1
疫情防控應急處置建議
江寧區汪*:
一是優化流程,快速反應。在可收治應急病癥的醫療機構中設置快速核酸檢測窗口,增設付費、加急等檢測服務項目;二是加強指導,特別是做好一些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指導服務力度;三是針對管控封控期間配藥不方便的群眾,建議開展線上綠色通道,網上申請優化流程。
網友“七七”:
各社區居委會應先摸底調查居民中是否有定期就醫、獨居老人、待產孕婦、初生兒等情況,一旦突發封控,對于這些人員應予以特別關照。在小區內建立消殺噴淋指定地點,居委會和志愿者完成當日工作后,經由噴淋消殺通道離開,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感染。
市民郭*:
開發一個返寧報備小程序或者健康碼,全市統一數據,減少每次離寧返寧都要打電話給社區報備、到火車站后人工填寫信息等繁瑣流程 。
公務人員李*:
開發軟件方便群眾動態查看核酸檢測點設置和排隊情況,避免人員扎堆聚集,提高核酸檢測效率。
市民張**:
現有的常規疫情防疫需要多界面切換,且無人面圖像,容易被別人鉆空子,建議進一步加強系統統一開發,將現有的場所碼、行程碼和身份證照片等融合到一個界面,方便一步到位的檢查,同時配上截圖功能,方便長圖截取。
醫生金*:
設立返寧直報系統。居民填寫后,會自動出現目前所填報城市返寧的防疫政策,告訴居民下面有幾個步驟需要做。每一步驟完成,居民都可以在直報系統中打卡。如果需要做核酸,可在此系統中上傳核酸報告。如果居民不及時按步驟做,系統會有提示,如果還不照做,直報系統會自動傳到社區,提醒社區工作人員跟進。這樣可以減輕12345的負擔,防疫政策一目了然。而且隨著疫情的動態變化,防疫政策發生變化,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直報系統反饋給居民。也可以減輕社區工作人員的負擔。
2
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舉措建議
專業技術人員翟*:
利用“我的南京”、“支付寶”等app軟件或者“南京發布”等居民關注度較高的公眾號小程序作為平臺,設立防疫常態化監督平臺,具備以下功能,一是居民防疫舉報功能,對于有異常的人員車輛信息,可通過小區居民的反饋做二次核實;二是開放社區監督功能,由居民對社區防疫工作進行監督,街道進行問題回填;三是統一發布每日開放的核酸地點和時間。
企業管理人員朱**:
要按城市、區、街道、小區網格維度提前規劃民生物資保供預案。提前規劃各維度保供的賣場超市、藥店、餐飲、醫療服務、母嬰店等生活必需用品的名單,落實各保供企業的保供人員名單。借助電商平臺,確保管控區的保供企業在線上平臺露出,方便管控區市民下單購買。和主要快遞配送企業按上述維度確認保供的站點,前置倉,配送隊伍。社區網格按小區提前規劃協助管理的社區人員配備。
3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好建議
市民彭*:
把“15分鐘生活圈”作為在疫情管控中的雙格化切分范圍,這樣既可以阻斷不同區、街道人群的接觸,也可以使社區商業成為附近居民生活保障的來源(尤其是不懂數字化技術的老人),減輕一線人員物資分配方面的過重工作負擔。具體操作中,可以按照不同小區來規定去社區商業中心的采購時間,確保不同小區人員沒有接觸。這樣也能使中小企業及商鋪正常運轉,減少損失。
網友“不忘初心”:
逐步建立疫情常態化下本市各類資源共享平臺,這個平臺系統里面有餐飲、有各類民生企業、有各類私人企業。這個共享系統的建立主要是以自救和互助為基本前提,保證本市在疫情期間建立國企、民企、私企、個體四者之間的資源共享平臺,最大程度地解決本市企業個體生存和發展的難題。在疫情持續期間,本地資源優先互助,譬如在南京的餐飲企業,可以優先在這個平臺里面參與各類小區物資的提供,譬如一些建材的個體工商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面由政府匯總后提供材料給需要的國企或民企,間接起到救助民生的作用。
專業技術人員沈**:
南京市應該提前準備布置周邊物流周轉點,一旦有大的疫情封控,好讓物流暢通,物流采取集裝箱封閉運至中轉點后貨車放下集裝箱,由本市定點運輸企業中轉至城市內部,減少與外界的接觸。同時升級蘇康碼,一碼通全市,把疫情對城市生產、生活減少到最小影響。
企業管理人員時**:
收集經常需要出差的商務人士需求,針對有固定往返需求的,通過定期核酸檢測的方式,允許這部分人進行有限度地自由流動,這類人群因為有固定工作單位,絕大部分都是接種過疫苗且陰性人群,可以允許進行經濟活動,帶動經濟,未來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而進一步開放。
教師梁**:
可以把受疫情影響的各類從業人員、小商販等組織起來當志愿者,做一些技術含量不高但需要大量人手的工作,比如布置核酸點,維持秩序,檢查蘇康碼,送物資等,按天給錢。既緩解基層工作量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又保證他們的收入。
4
其他建議
網友“小樣子”:
公共交通工具時刻廣播,提醒乘客戴好口罩。此外,建議將核酸檢測作為常態化實操學習,納入醫學院學生必學課程。
網友“一紙夙愿”:
希望能夠給予大學生一定的寬松環境,建議以“審批制”開展校園“疫情防控”。
“聽語”征集活動正在進行中,
提交您的好建議 抗疫“金點子”。
感謝您的參與,
因為你們,南京將變得更美好!
責任編輯:南報融媒體編輯 蒼淑珺 趙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