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都地標到城墻書吧,從最美書店到社區書屋
閱讀融入生活 書香彌漫南京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邢虹 王峰 李子俊
作為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是一座四季彌漫書香的城市。4月23日,將迎來世界讀書日和江蘇全民閱讀日,南京城的書香氛圍愈發濃厚。從文都地標到城墻書吧,從最美書店到社區書屋、少兒閱讀室……本報記者將帶您走進這些各具特色的閱讀空間,感受濃濃書香氛圍,共享閱讀之美。
文都地標
量身定制獨一無二的文都漫游路線
北極閣下、雞鳴寺畔、臺城在側,1800年前這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文學館所在地。如今,這里是“世界文學之都地標網絡”001號——南京世界文學客廳。這組黃綠色調的建筑,還有環境優雅的園林,讓人驚艷。觀看完南京世界文學客廳內穿越時空的介紹,來訪者還可以在二樓鳥瞰城市公園。如果意猶未盡,無論在庭院中,還是在平臺上,或者穿越廊子閑坐書吧,甚至在水面倒影的參天大樹中,都能感受到情景交融的文學體驗。
“世界文學之都地標網絡”是由南京市文學之都促進會發起的南京“文學之都”城市空間共建項目,旨在借鑒國內外優秀創意,將標識融入環境,讓“文學之都”肉眼可見,同時依托文學空間信息大數據可視化平臺、GIS地圖,深度聯動文學之都城市空間網絡,全方位呈現南京文學、歷史、文化及城市資源信息。市民在“文學之都地標”圓牌前掃碼互動,即可根據其地理位置、游覽時間、出行方式、興趣愛好等數據多維匹配,隨時隨地量身定制獨一無二的文都漫游路線方案。
南京的“文都地標”越來越多。南京金鷹世界的G·SPACE是一家復合式文化活動“活空間”,本著發展人文藝術、生活“活美學”的創始愿景,G·SPACE覆蓋了萬余種國內外高品質圖書、繪本、刊物,集圖書、文創、生活、咖啡、數碼、潮玩等為一體,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潮流打卡點。在建鄴吾悅廣場負一層藏著一家別具一格的書店——漫書咖。潺潺的水流從層疊的臺階垂落而下,形成了一道浪漫的瀑布,而書店正是藏在這水幕之內。透過水幕隱約可見,三三兩兩的讀書人水簾下專注地享受閱讀之悅。這里還經常舉辦讀書分享會、作家簽售會等活動。
少兒閱讀室
讓書香伴孩子成長
讓濃濃書香,陪伴孩子成長。2021年1月,南京市公布了2021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其中一項就是建成少兒圖書室(閱讀空間)100個。記者從南京市文旅局獲悉,目前我市已建成并開放了102個少兒圖書室,“超額”完成了這一任務。
200平方米的閱讀空間寬敞明亮,藏有4000冊少兒圖書,從繪本、紅色讀物到科普讀物、經典名著等應有盡有。前臺設有卡通風格的智能兒童借閱機和智能防盜系統,只需通過手機微信辦證,“掃一掃”就可完成借閱。為了給孩子們的健康“保駕護航”,這里還添置了一臺智能圖書消毒柜,并按照最高額度購買了公眾責任險。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雨花街道的少兒圖書館。它位于共青團路27號“鄰里薈”6樓,附近有中小學和幼兒園,但周邊老舊小區居多,可供少兒讀書學習的場所不多,該圖書室去年6月1日建成開放后,成了周邊少年兒童和家長樂于光顧的“好去處”。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在全市范圍內建成了102個少兒圖書室(閱讀空間),運營總面積約9000平方米,少兒類圖書總藏量達37萬冊?!蹦暇┦形穆镁止卜仗幐碧庨L方章武說,從目前的配置情況來看,每個少兒圖書室(閱讀空間)基本不少于500冊少兒圖書,規模大的甚至有幾千冊。圖書室根據少兒生活和學習特點,錯時錯峰開放,日平均開放時間近8小時,有的甚至24小時開放。廣泛開展閱讀分享、朗誦比賽、故事會等閱讀推廣活動,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市少兒圖書室累計舉辦各類活動1500余場,服務少兒讀者及家長50.7萬人次。據介紹,這些少兒圖書室中,新建的僅29家,利用鎮街綜合文化站或村(社區)服務中心圖書室改造的52家,利用城市書房、24小時自助圖書館等新型閱讀空間建設的21家。
最美書店
“文化+”帶來更多精彩體驗
南京的書店,既有濃濃書香,又有高顏值,多家書店被評為“江蘇最美書店”。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2021年10月30日,由著名作家祁智策劃、編排的主題快閃節目《讀到一起來》在新開業的南京鳳凰國際書城上演。這意味著,經過7個月的醞釀,位于南京湖南路1號的鳳凰國際書城正式盛裝歸來。這個“中國超級書城”“江蘇最美書店”,滿載了南京讀書人的記憶和情感,它從過去的綜合性大型文化廣場,向著更高的文化體驗型平臺和潮流生活引領者升級。
開闊的空間,時尚的裝飾線條,使得貫穿整個樓層的標志色鳳凰金,顯得莊重而大氣。據鳳凰國際書城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后的書城在硬件上按照功能板塊重新劃分了樓層,比如一樓更適應潮流和品質生活一族,在社科、生活、藝術類主營圖書之外,融合展覽觀賞體驗的鳳凰·雅然齋、活動實時發布圍觀的直播間等;二樓到五樓分別是為文化人群量身打造的精神家園“藝先鋒”、學習和玩樂有效融為一體的“童樂園”、“雙減”政策下更符合學習一族需求的“知學堂”和全方位提升個人趣味體驗并改善身心素質的“沉浸館”?!斑@意味著你可以拿本書點上一杯咖啡,在自習室享受悠閑的時光,書看累了還可以去打會兒球,想交流了可以去聽一場報告,還可以去看看展覽?!?nbsp;
“探尋六朝文脈,遇見煙火生活,抵達城市深處?!弊鳛槿珖谝患乙浴澳暇睘橹黝}的城市書店,位于太平門附近的文都書店創新性地以南京歷史文化書籍為重點,走進它,就像走進一個時光隧道,南京悠久的歷史正娓娓道來:四個極具特色的主題櫥窗,包括“西風東漸”“南都繁會”“六朝如夢”和“百年輝煌”,櫥窗里對應的則有民國時期的老照片,以及有關明朝、六朝時期的出版物。
9900平方米的超大空間,集閱讀、文化沙龍、潮玩、藝術與咖啡茶飲等多功能為一體,以豐富的“文化+”元素為新型文化業態的創新發展添籌碼……位于珠江路上新開的錦創書城,憑借著獨特的空間造型,吸引了很多人的點贊和關注。書城別具匠心地開辟了和平劇場、錦創藝術館、讀者文化等優質板塊,通過廣泛開展文化交流、作家簽售會、觀影討論會、學習課堂等各類活動,踐行“文化+體驗”“文化+數字化”“文化+娛樂”,建立社交與社群的新空間。在這里可以實現多種體驗,比如置身于藝術展館里360度看清文物細節、用AI技術智能選歌、在和平劇場賞4K超高清電影……
社區書屋
閱讀融入居民生活
在南京,轉角就能遇見書香。分布在社區的書店、書屋,像便利店一樣,融入社區文化生活,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所謂“菜傭酒保,都有六朝煙水氣”,書店則是秦淮每個角落不可或缺的標配之一。安身于老城南的那些社區書店,讓人一個轉身,一個不經意間,就能感受到世界“文學之都”的文化氣息和閱讀風潮。這就是由秦淮區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的“轉角·遇見”項目。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公共文化休閑驛站,該項目共有100處,并與文博場館、旅游景區、歷史文化街區、文化產業園區等有機結合,成為展示秦淮“特而精、最南京”魅力的一道風景線??梢哉f,這里既是游客的休憩驛站,也是居民的文化客廳,因地制宜設置閱讀陣地,根據讀者的需要和“轉角”特點及時做好圖書的流轉,開展貼近群眾、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打通文化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讓“書香”潛入尋常巷陌和千家萬戶。
文采書屋位于蓮子營44號,建筑面積為400平米左右,依照民國教育家姚文采先生舊居原樣復建。文采書屋同時也是秦淮區圖書館分館,市民與游客常在此閱讀關于民國教育、南京文化等相關方面的圖書。自開業以來,該書屋常成為各企事業單位職工活動舉辦地,其中教育類文化閱讀活動為多,例如西南大學將文采書屋定點為“校友會閱讀處”。
五老村愛國衛生運動紀念館位于三條巷25號,“人人動手,改造家園”,它是江蘇省第一座愛國衛生運動紀念館。其主要活動包括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的雛鷹假日研學閱讀活動、以普及健康生活為主的養身健康閱讀講座和讀書會、以婦聯婦女微家為主的女性閱讀活動。
“轉角·遇見”項目建設均采用新建或植入模式,對室內外環境更是精心設計。比如室外將街頭、綠地空間等予以有效利用,植入休閑桌椅等外擺綠雕花卉等微景觀,并做好周邊環境配套設施的改造提升,形成功能環境融合疊加的微文化空間。
城墻書吧
“書香滿城”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明城墻是南京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之一。2014年開始,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將南京城墻內的10處內部空間,打造成閱讀、休憩的文化驛站,創建 “書香滿城”的文化品牌。這些藏在“城墻肚子”里的書吧,就像一個個飽含書香、墨香、茶香的文化驛站,讓市民和游客有了駐足休閑憩息、品讀金陵古韻的文化空間。
從南京城墻臺城段的臨湖廳進入,其毗鄰玄武湖,古色古香;踏進書房,頭頂是古式燈籠,背景是古典音樂,清新茶社夾雜著紙墨書香。若在春天,玄武湖的櫻花在書房窗外飛舞,香案上更有古琴瓶梅盡顯春之意境。書房的書以南京本地作家的作品居多,還有很多與茶相關的書籍。沿集慶門城墻頂部的步道一路走下去,就來到了集慶書坊。這里收藏了許多瓷器和玉器,還有許多書籍,文物與書為集慶門段城墻增添了一抹神韻。在這里你可以讀書品茶,或是靜靜欣賞文物,仿佛是穿越了“時光隧道”?;食怯∠髸勺溆谖绯T公園內,以書吧、文創等集合為一體,為市民游客提供休閑場所。書吧鬧中取靜,依托于節日舉辦的一系列民俗活動,讓更多的人走近昔日皇宮禁地,感受傳統歷史文化的無限魅力。青春書店位于秦淮區長樂路武定門登城口。這里連接著中華門和東水關,處處彰顯著“青春”的氣息。店內圖書一萬余冊,以青春文學圖書為主,并設“茅盾文學獎”、“青春好書榜”專柜。500平方米的閱讀空間涵蓋青春書店、青春會客廳、錄音室,城墻與青春元素的巧妙融合,整體風格清靜文雅,建筑、歷史和人文之特點相得益彰。來到這里,靜靜地捧著一本書,便可以沉浸在文學的星空里……
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書香滿城”文化品牌的打造,將散落在城墻各段的書吧聯合起來,形成合力,深度挖掘南京城墻及南京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積極開展各類閱讀等活動,增強公眾文物保護的意識,促進公眾廣泛參與文化遺產保護。這既是履行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作為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單位服務社會、服務公眾的社會職能,更是“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成功嘗試。
版權聲明
1、本文為南京日報、金陵晚報、南報網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本網站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