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點評:劉大山
@中國證券報:#買120萬理財巨虧31萬# 投資者李女士花費120萬元認購一款專戶理財產品,18個月后,虧損31萬元。她憤而起訴,卻被法院駁回了全部訴訟請求。近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公布一則裁判文書,讓這起糾紛浮出水面。
微評:理財產品不是銀行存款,本就是高風險高收益。一方面,無論理財師吹得如何天花亂墜,只有落到紙面上才是證據;另一方面,理財師的花式忽悠改變不了產品的真實屬性。投資有風險,盈虧在個人。這是律法規則,也應該成為社會常識!
@揚子晚報:#“羨慕按時發工資”遭開除# 河南一網友稱自己發朋友圈“羨慕人家工資按時發放”,同事評論“我也羨慕”,兩人竟被公司一起開除。當地人社部門在調查取證后,對該公司下達整改指令書,責令其支付兩名員工經濟賠償金。
微評:拖欠工資是錯,員工吐槽一下就上綱上線,更是錯上加錯。有媒體調查發現,該公司參保人數為0,或可證明該公司不是缺乏法律常識,也不是管理上的傲慢混亂,而是明知故犯、故意為之,長期逃避法律規定的基本義務和企業責任。而個案背后,也反映出長期的監管缺失。
@都市快報:#第一撥“劉畊宏女孩”已受傷# 近日,憑借著魔性的聲音配上《本草綱目》為背景音樂,劉畊宏和妻子直播的燃脂健身操火了。不過有媒體報道:第一撥“劉畊宏女孩”已受傷,有人走路腿瘸,還有人摔進了醫院。
微評:健身就像吃火鍋,有人點“特辣”眉頭都不皺一下,有人點“微辣”還滿臉通紅、大口灌水。你說這能怪火鍋店嗎?自家人知自家事,充分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健身才是真正的“健身”,否則就是自討苦吃。
@上游新聞:#賣150份扣碗被索賠5萬# 重慶王女士賣150份扣碗熟肉,被買家邵某以“三無產品”告上法庭,王女士二審被判退還貨款并賠償共計約5萬元。此事引發網友熱議,邵某起訴索賠的不少案件也被人翻了出來,重慶大渡口區某超市也是被告之一。
微評:因為邵某是“職業打假人”,所以網友普遍對王女士持同情態度,并抨擊邵某“昧著良心”“鉆法律空子”。從法律層面看,目前司法界對“知假打假”類案件并未達成統一判罰標準,存在爭議的空間。但無論如何,此案都提醒土特產售賣者和相關部門,該行業要想健康持續發展,就不能長期游離于“法治賽道”之外。
版權聲明
1、本文為南京日報、金陵晚報、南報網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本網站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