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那香板打肩的痛楚
來源:三亞南山寺
我希望你用功的時間, 一天到晚好好認真地用下去, 行也是參, 念念也是參, 行住坐臥都在參。 印順大和尚講述: 為了讓我了解中國佛教的現狀,我出家第一年,老和尚就帶我參訪了400多家寺院?吹侥切┍粴v代高僧大德視為佛門命根的叢林儀軌已漸漸退出了現代寺院僧侶日常修行的舞臺,大多成了一種裝點和門面,老和尚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也因此發下誓愿:將盡快搜集老和尚所傳承的禪堂儀軌及梵唄經唱,編輯整理出—套適合現代人繼承學習的《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軌及唱念規范》叢書及教學片,這件事在八年以后歷盡艱辛最終得以完成,那是后話。 剛出家那幾年,除了每天處理日常事務,老和尚給我布置的功課非常繁重:每天早上300拜,晚上300拜,一天十遍《普賢行愿品》,一千遍《大悲咒》,每個月還要背一部經書。多數時候一天工作時間達18個小時,連喘息的機會也沒有。 《普賢行愿品》是老和尚曾經用血書寫過的經書,也是老和尚最推崇的一部佛經。有一天,我跟他說我可以12分鐘誦一遍,老和尚說他10分鐘可以誦一遍。過了幾天,我發現自己10分鐘能誦一遍了,告訴他,他說他可以8分鐘誦一遍。等到我可以8分鐘誦一遍了,老和尚又說他可以7分鐘。為了趕上老和尚這一分鐘的距離,我整整誦了三年。 這時候,我才發現,這部經已經完完全全溶入在我的生命當中,行住坐臥,吃喝拉撒,念念不絕。你發現你所誦的經文,沒有一遍是相同的,沒有一句是相同的,沒有一個字是相同的。 你無法用眼耳鼻舌身去觸覺,無法用意識去想象,你所感知的每一個字都在放光,感覺世界在極度的絢爛中歸于平淡,又在極度的平淡中歸于絢爛。你當下才了解到這個世界是多么的渺小,個人如同虛空中的塵埃,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你轉身環顧四周,發現一切的人與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已與過去大不相同了。 當我把這個感覺告訴老和尚時,老和尚說:“不管它,隨它去!” 除了《普賢行愿品》,老和尚要求我每個月要背一部經。出家第一年背的“凈土五經”“禪宗七經”之類的經書還是相對短小的,但到第二年就變了。第二年正月初八,師父遞給我一本《法華經》,我一看,天啊,這本書太厚了,足有七萬四千多字。 我說:“師父,這本書太厚了!”他反問我:“你不是答應我每個月背一部經書嗎?我說:“我答應是答應了,但是這部經字數太多了,太長了。”老和尚說:“你把僧衣脫了,回家算了,不要穿這個衣服來騙人騙己!” 那段時間,行住坐臥,一切時一切處都在拼命地背、背、背,除了背經書,心目中沒有任何的事和人,白天背,晚上也背,經常在睡夢中背著背著坐了起來,一個晚上從床上坐起來十多次,而我毫無所知。 以至于同室的兩個師兄弟找老和尚告狀,說“印順瘋掉了,我們不能和他一起住”。沒辦法,我只能主動搬出來睡地板,一直到我晉升監院才重新搬回到房間住。熟悉我的人都知道現在只要有幾分鐘的空閑時間,無論是躺著、坐著,還是站著,我都能睡上一覺,這功夫就是那時候練成的。 一個月以后,當我興沖沖地告訴師父說我已經背會了這部經的時候,師父什么話也沒說,只是拿起另外一部經遞到我的手上。 除了誦經背經,拜佛也是我每天的功課之一。有一次我實在太累了,上完早課后只拜了兩百多拜就回來了。師父站在門口問我:“今天上殿怎么樣呢?”我答:“很好。” 他問:“拜佛情況怎么樣?”我答:“很好。”“那300拜都完成了嗎?”我說:“完成了。”他笑瞇瞇地遞給我一根香:“騙得了人騙不過佛,跪香去吧!”我這才知道,在師父面前我幾乎是透明的,從此老實用功,不敢有絲亳的懈念。 老和尚苦求佛道,為法忘軀的故事我是在出家以后才慢慢知道的:高旻寺禪修、七年不出山門、三步一拜朝禮五臺、閉關修行、刺血寫經、燃臂孝母……這些故事一次次地感動著我,也鞭策著我。 因此,那些幾乎不近情理的苛求與嚴厲到后來讓我感覺到是如嚴父般的慈悲與關愛,那些魔鬼般的訓練讓我受益無窮。如果沒有師父,我至今都無法體會“不歷一番寒御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的禪悅。每每回想到此,我就禁不住潸然淚下:如今多想再感受一次那香板打在肩上的痛楚! 來源:弘法寺